大选前夕随笔
文:黄汉伟上一期我在专栏里写下:“我不晓得会否重回原区竞选,或改攻他区,或被令休息。不过,我抱着一个基本态度,战斗及服务到最后一刻,有点诸葛亮在《后出师表》所言的鞠躬尽瘁的精神。就算我不是在原区竞选,我当做是到街坊间分享过去工作成果,也看看还能提供居民什么协助。”
见报一星期后,党公布我出战升旗山国会选区。我不是孔明,我没有预知未来的神力。在宣布攻新区前一个月,我已经沿户拜访阿依淡街坊约20个街道,上千户住家。
我访问动物园路,居民要求建减速墩,以减低来往车辆的速度。市政厅工程部原已告诉我在3月会由承包商承建。我到工程部主管办公室坐了10分,3天后此事就办妥了。
令我欣慰的是,我与家人到中路一西餐庁用餐时,老板娘跑过来告诉我,她是动物园路居民,收到我沿户拜访的工作报告。她对于新桥新红绿灯的设立感到满意,还请我们吃甜品。
我对于服务10年的阿依淡有依依不舍的感觉。不过,我欣然接受党委托出征更大的国会选区,接受不同层次的挑战。
记者访问了我关于出征新区的想法。我坦诚相告,升旗山国会选区是动力十足的地区,即有专业人士群,广大的中产阶级及打枪埔平民区。我在从政前先后担任过跨国工厂的系统工程师多年,也担任过律师。所以也易与专业人士群及中产阶级沟通及了解他们的想法。
对于打枪埔组屋平民区,我相当熟悉。我从出生、成长到入大学前,就住在打枪埔组屋。我是第一个从打枪埔组屋成长,走出来担任民选议员者。我在担任房 屋部行政议员的那5年,协助打枪埔提升基设,包括更新电梯、油漆组屋等。我也主导把J座200多间空置的单位翻新,让贫困家庭以100令吉租房。这是州政 府与私人界配合所进行的翻新工程。
此次大选的关键在于希联与国阵的对垒。当两军对垒时,双方都会修改政策以期吸引选民的欢心。这是民主最美妙的地方。我们乐见联邦改朝换代,国家才会重现生机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